农村网络零售“服务类”产品比例增大 在线旅游成热点

出处:二牛网 2018-05-30 07:05
      5月29日,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农村电商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实物类产品网络零售额7826.6亿元,同比增长35.1%,占农村网络零售额62.9%;服务类产品网络零售额4622.2亿元,同比增长46.6%,占总零售额的37.1%。

农村网络零售“服务类”产品比例增大  在线旅游成热点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吕昊泽表示,在农村地区排名前三的品类表明消费升级意识的浪潮也波及到了农村地区,农村人群的消费意识在逐渐向城市地区靠拢。而服务类产品同比增长迅速,反映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电商体系建设和人群的收入都较以往得到了提升。农村地区网购用户以购买实物类产品为主,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且农村服务类电商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收入水平提升,农村人群外出游玩的频率增加,使用线上旅游定制服务也愈发频繁。


生鲜电商缓解农产品滞销问题


      报告显示,2017年生鲜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391.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9.7%,较2013年126.7亿人民币,翻了超过10倍。


      目前生鲜类产品依旧是农村地区主要输出品类,主要分为水果、蔬菜、肉类、禽类等农村地区特产。传统的农产品进城流程效率比较低,缺乏物流渠道的农民产品销售地区严重受限。过去,生鲜电商的出现解决了一定的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但一般生鲜电商平台也只是在传统生鲜商品流通模式中加入了电商元素,线上服务主要方便了消费者方。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生鲜类为主的农产品本身便存在产品标准化困难的问题,所以需要在产品生产流程中下功夫,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的一致性。目前已有电商平台在推进农产品标准化路线上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例如社交电商平台云集于2017年发起“百县千品”项目,计划3年培育孵化 100 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此举旨在挖掘尚未被大众所熟知的优秀农产品,利用云集自身所具有的口碑和中度沟通特性,助力农产品打通线上销售通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此外,推进农产品标准化还需要提高农村电商中生产者的服务意识,可通过定向宣传教育,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体系来逐步实现。


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风生水起”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各类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达到1969家,其中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有585家,占29.7%,包括农产品类市场417家、林产品类市场(含木材、纸浆等)59家、畜牧禽类市场(含肉类、禽蛋、草业等)45家、酒类产品市场39家、渔产品类市场25家。


      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一,比例大,单就一般农产品一项占比21.18%,平台主要以电商B2B模式经营生鲜产品,包括美菜网、链农、有菜、宋小菜、小农女、易果等。大宗农产品电商交易量还在不断提高,一方面其优势在于客单价高、量大,物流成本较好控制,依托线上电商大范围拓展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B2C生鲜电商越来越不好做的环境下,选择转型做B2B。


社交电商破解“世界级难题”


      另外,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表示,通过互联网把贫困地区的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帮助贫困地区创收、增值,这是电商扶贫的主旨所在,也是目前农村电商竞争的着力点,但这样的“农产品上行”,仍堪称是“世界级难题”。以云集、拼多多为首的社交电商平台,以其独特的社交模式、平台赋能服务、低廉的获客成本,无疑为农产品上行打开了新通路,为今后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新解决方案。


      电商平台通过对种植、仓储、物流、销售和大数据反哺的全流程进行整合,让农产品有更高的供应标准和品质,既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也让城市消费者能吃到新鲜、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发力移动端平台的电商,尤其是云集、拼多多一类的社交电商,能有效的将农村优质生鲜产品资源整合集中。例如,2017年云集就创造了40秒抢光安徽界首25000斤滞销土豆亮眼战绩。


      社交电商“独角兽”云集立足移动端。打造农产品快速上行+品牌化、标准化升级的电商扶贫新模式,以S2b2C模式及零售、分销,在农村挖掘优秀农产品资源,为入驻商家赋能提供从选品、物流、客服、营销、IT 支持、培训等全套后端服务。


      另一社交电商“独角兽”拼多多则以“C2B”+“预售制”模式,为农民实现“以销定采”,通过预售制提前聚起海量订单,再把大单快速分解成大量小单,直接与众多农户对接。优先包销贫困户家中农货,实现在田间地头“边采摘、边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