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推进“人工智能+”战略的大背景下,工业智能化转型面临数据安全与私有化部署成本矛盾、通用大模型适配工业垂直场景困难、边缘计算算力与实时性不足等技术挑战。2025年4月28日,北京瑞风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工业AI软硬一体产品——aiEF一体机,这款专为工业场景打造的“智能计算引擎”,深度融合国产高性能算力硬件与行业大模型能力,以开箱即用的部署模式、全链路闭环的aiEF智能工程平台,为工业AI发展提供新动能。
瑞风协同董事长赵旷博士指出,通用大模型的普适性知识与工业垂直场景的专业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为解决这一问题,瑞风协同构建了“人工智能工程平台+行业知识图谱+场景多模态数据工程”技术体系,通过“模型预装+智能体预装+软硬件集成”的一体化交付模式,打造安全、可靠的“AI+工业软件”解决方案。
发布会现场,瑞风协同与国内高性能计算领军企业中科曙光集团达成合作,双方将整合国产芯片算力与工业场景算法优势,为“AI+工业”领域提供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链条技术支持,加速国产化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的落地应用。
发布会签约现场
01一体化架构设计,满足工业AI多元需求
aiEF一体机深度融合国产高性能算力硬件与行业大模型,基于自研aiEF智能工程平台,实现大模型、Agent智能体、机器学习应用的协同运作,提供开箱即用的智能计算能力,为企业提供涵盖模型训练、智能体开发、场景应用的全流程闭环服务。
aiEF一体机的核心优势和用户价值在于:
1.极速部署,开箱即用,降低用户AI应用门槛:预装操作系统、AI框架及行业知识图谱,30分钟完成产线部署,技术门槛降低80%,让非AI专家也能快速上手。
2.边缘实时智能,毫秒级决策,提升工业响应效率:内置AI芯片,本地数据处理延迟<10ms,实现燃油系统等关键场景的实时异常检测,减少停机损失。
3.私有部署,保障数据安全可控:通过三级认证,硬件加密卡支持50Gbps高速加密,确保研发、工艺等敏感数据零泄露,符合高级别合规要求。
4.全流程AI闭环,加速工业智能化:从训练到落地覆盖模型训练、超参优化、应用部署全生命周期,可大幅提升数据治理效率,缩短产品迭代周期。
5.工业软件生态协同:采用开放架构提供标准接口,无缝集成CAD、CAT、MRO等工业软件,帮助企业快速构建故障诊断、寿命预测、数字孪生等工业垂直应用,将Al能力无缝嵌入高频工业应用场景,打通AI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02全场景产品矩阵,方便灵活选配
1.A系列:大模型+智能体,轻量化部署的实时决策引擎,专为实时性要求高的轻量级生成与推理场景设计。
2.M系列:场景模型训练与推理,工业数据的深度赋能者,适合中小规模模型训练与快速迭代,助力资源有限团队实现高效开发。
3.AM系列:全栈融合,打造工业智能“超级大脑”,适用于数字孪生、复杂故障诊断等需“感知-决策-执行”全闭环的高阶场景,为大型集团与科研院所提供一站式智能底座。
03深化战略布局,推动工业智能生态发展
瑞风协同aiEF一体机聚焦工业场景的实际需求,以开箱即用的便捷部署模式、灵活多元的型号矩阵,为企业提供从数据安全到智能决策的AI应用全链路价值支撑。无论是对实时性要求严苛的轻量级监控计算任务,还是复杂精密的设备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场景,aiEF一体机均能凭借国产化算力底座与行业专属模型的深度融合,有效降低企业运维成本,显著提升问题响应速度,切实将AI技术转化为驱动生产效率提升与质量保障的核心动能。
此次aiEF一体机的发布,是瑞风协同“ALLinAI”战略的重要成果之一。早在3月28日,企业已推出工业领域“模型×智能体”双引擎驱动的智能工程平台aiEF,该平台通过“aiModel机器学习平台+aiAgent智能体平台”的组合,成功打通工业数据、AI模型与应用之间的技术壁垒,并在多个行业场景实现落地应用。
瑞风协同数智化总师弓志强博士表示,未来企业将持续深耕“AI+工业软件”领域,计划推出智能物联平台(AIOT)、智能数据治理平台(IDGS)、智能知识库、多模态交互智能体、智能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推动工业软件从工具型向智能交互型转变,与行业伙伴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工业智能生态,为智能中国工业发展注入新动力。